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23-05-17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健康平稳,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6355.32亿元,比上年增长 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03.94亿元,增长 0.8%;第二产业增加值 5902.65亿元,增长 7.6%;第三产业增加值 10148.73亿元,增长 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8:36.1:6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74520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 27051美元。
人口总量稳步增加。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942.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0.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 1.11%。其中城镇人口 818.8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86.90%。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 6.25‰,死亡率 4.65‰,自然增长率 1.60‰。
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34.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标准内。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 41.04万人,比上年增长 2.2%。培育自主创业者 4.76万人,大学生创业 6788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 6283人,创业带动就业 19.98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 1.4%,衣着类上涨 1.0%,居住类上涨 1.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1.5%,交通通信类上涨 4.0%,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 0.5%,医疗保健类上涨 0.9%,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1.4%。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 11.1%。其中,轻工业上涨 3.5%,重工业上涨 12.8%;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12.9%,生活资料价格上涨 4.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 11.9%。
表12021年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涨跌幅度(单位:%) |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1年 |
居民消费价格 |
2.4 |
1.5 |
一、食品烟酒 |
9.4 |
1.4 |
二、衣着 |
-2.4 |
1.0 |
三、居住[3] |
0.2 |
1.0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0.3 |
1.5 |
五、交通通信 |
-4.1 |
4.0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1.3 |
0.5 |
七、医疗保健 |
-0.3 |
0.9 |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
8.0 |
1.4 |
商品零售价格 |
1.4 |
2.1 |
市场主体表现活跃。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 29.55万户,比上年增长 19.9%。新设立企业 10.97万户、累计 62.97万户。年末各类市场主体累计 159.08万户。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 6.40万户,增长 9.3%;外商投资企业 0.99万户,增长 7.2%;私营企业 55.57万户,下降 8.9%;个体工商户 95.7万户,增长 15.4%。
二、农业
农业产值平稳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04.01亿元,比上年增长 2.9%。其中,农业产值 271.53亿元、增长 5.4%;林业产值 22.44亿元、增长 6.6%;牧业产值 21.02亿元、下降 25%;渔业产值 150.19亿元、增长 2.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 38.84亿元、增长 7.2%。
粮食生产实现“双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204.88万亩,比上年增长 1.2%,增加 2.5万亩。粮食总产量 98.48万吨,增长 0.7%。其中,夏粮产量 21.0万吨,增长 1.6%;秋粮产量 77.5万吨,增长 0.4%。油料总产量 4.88万吨,增长 52.7%。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 278.15万吨,下降 0.6%。
现代农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耕地质量提升片区项目建设 31.46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 5.1万亩,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 1万亩,设施蔬菜园艺 1.58万亩,新培育家庭农场 500家,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 63家。休闲农业接待游客 331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 125.8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0.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 9.0%,股份制企业增长 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9.6%,私营企业增长 17.2%。大中型企业增长 7.6%,小微型企业增长 17.6%。智能、绿色、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 119.1%、 122.5%、 45.4%、 47.4%。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规上高技术制造业 [4]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5.5%,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27.7%,比上年提高 2.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5.8%,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 7.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 8.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3.6%,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 51.0%,比上年提高 0.6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23.0%、 10.5%、 20.2%、 15.6%。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55.1%。
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19.6%,利润总额增长 51.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198.4%;股份制企业增长 5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46.8%;私营企业增长 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 7.2%,比上年提高 1.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 98.5%。
表 2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长(%) |
水泥 |
吨 |
7316292 |
-2.9 |
生铁 |
吨 |
17487606 |
0.2 |
粗钢 |
吨 |
19626984 |
0.2 |
钢材 |
吨 |
18905168 |
9.0 |
汽车用发动机 |
千瓦 |
68411281 |
19.5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 |
台 |
1607424 |
-9.0 |
工业机器人 |
套 |
22260 |
122.5 |
汽车 |
辆 |
356605 |
-2.0 |
#新能源汽车 |
辆 |
50473 |
119.1 |
城市轨道车辆 |
辆 |
2204 |
5.9 |
民用钢质船舶 |
载重吨 |
105060 |
-46.6 |
光纤 |
千米 |
4893228 |
-24.8 |
光缆 |
芯千米 |
14220586 |
10.1 |
锂离子电池 |
只 |
1695080783 |
47.4 |
电子计算机整机 |
台 |
798833 |
10.1 |
显示器 |
台 |
8134304 |
12.2 |
智能电视 |
台 |
1659840 |
-5.4 |
集成电路 |
万块 |
524128 |
45.4 |
光电子器件 |
万只(片、套) |
21071 |
-2.4 |
电子元件 |
万只 |
491070 |
21.7 |
建筑业总体平稳。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9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 1.4%。列入统计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49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 8.5%。其中,本市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705.74亿元,增长 8.7%。全年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总额为 10232.30亿元,比上年增长 6.3%;房屋施工面积 26469.92万平方米,下降 4.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675.24亿元,比上年增长 6.2%。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 13.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 28.6%、 5.5%,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 55.8%、 48.7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 33.2%、 29.3%、 26.2%、 42.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3.2%,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 34.6%。
房地产市场基本平稳。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2719.80亿元,比上年增长 3.4%。其中,住宅投资 1932.13亿元,增长 3.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1510.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1371.39万平方米,增长 13.0%。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274.3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 117.26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 28.31万平方米。新开工各类保障房 682万平方米,基本建成保障房 324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4万套(间)、筹集市场化租赁住房 8万套(间)。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健复苏。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1449.69亿元,比上年增长 7.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899.41亿元,比上年增长 9.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62.27亿元,增长 14.8%。限额以上贸易单位中,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等日常消费类商品零售分别比上年增长 12.2%、 17.9%、 48.6%和 4.2%;与家庭装修等有关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五金电料类、家具类等同比分别增长 39.3%、 39.6%和 18.6%;智能手机、体育、娱乐用品、日用品类中可穿戴智能设备等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 23.2%、 18.0%和 278.7%。
表 3按商品分类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消费品零售情况
指标 |
绝对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粮油、食品类 |
607.53 |
12.2 |
饮料类 |
49.32 |
17.9 |
烟酒类 |
138.96 |
11.5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351.21 |
16.7 |
化妆品类 |
59.39 |
-10.5 |
金银珠宝类 |
135.36 |
6.0 |
日用品类 |
355.47 |
48.6 |
五金、电料类 |
40.11 |
39.6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27.44 |
18.0 |
书报杂志类 |
110.17 |
8.2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
0.47 |
-3.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517.95 |
10.8 |
中西药品类 |
96.10 |
4.2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217.11 |
11.0 |
家具类 |
28.42 |
18.6 |
通讯器材类 |
243.56 |
-1.4 |
石油及制品类 |
361.25 |
21.1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141.99 |
39.3 |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19.39 |
19.1 |
汽车类 |
802.36 |
11.0 |
网络消费占比提升。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 [7]同比增长 25.0%,占全市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2.4%,比上年提升 3.0个百分点。无店铺零售额增长 19.3%,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 20.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速较快。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 6366.83亿元,比上年增长 19.2%。其中,出口 3989.89亿元,增长 17.4%;进口 2376.94亿元,增长 22.4%。从商品构成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9.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 1.0%;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 12.5%,农产品进口增长 33.1%,金属矿及矿砂进口增长 86.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 25.6%,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下降 5.7%。从企业主体看,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 23.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 5.9%;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 28.1%。
表 42021年南京对主要国家、地区贸易情况
国别和地区 |
出口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口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合计 |
3989.9 |
17.4 |
2376.9 |
22.4 |
一、亚洲 |
1726.6 |
21.2 |
1304.5 |
18.6 |
#日本 |
183.4 |
21.3 |
289.2 |
21.3 |
韩国 |
278.7 |
17.8 |
414.4 |
9.2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577.8 |
24.7 |
312.7 |
48.3 |
二、非洲 |
236.8 |
40.4 |
88.8 |
63.7 |
三、欧洲 |
863.0 |
9.5 |
533.2 |
15.4 |
#欧洲联盟[8] |
651.9 |
10.2 |
458.9 |
16.5 |
四、拉丁美洲 |
277.0 |
46.5 |
89.9 |
17.0 |
五、北美洲 |
784.9 |
7.8 |
168.9 |
41.3 |
#美国 |
713.8 |
10.1 |
106.3 |
33.2 |
六、大洋洲 |
101.6 |
3.0 |
188.2 |
50.7 |
新兴市场份额提升。从市场结构看,新兴市场中,对拉丁美洲、非洲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 38.0%、 46.1%,二者合计占全市比重为 10.9%。对“一带一路”市场进出口总额增长 25%,占全市比重为 27.4%,较上年提升 1.3个百分点。传统市场中,我市对欧盟(不含英国)、东盟、美国、韩国、日本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 12.7%、 32.1%、 12.6%、 12.5%、 21.3%,五者合计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 62.6%。
表 52021年进出口情况
指标 |
金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额 |
6366.83 |
19.2 |
出口额 |
3989.89 |
17.4 |
其中:一般贸易 |
3188.1 |
23.4 |
加工贸易 |
678.9 |
-5.6 |
其中:机电产品 |
1933.8 |
9.1 |
高新技术产品 |
789.6 |
-1.0 |
其中:国有企业 |
751.7 |
13.9 |
外商投资企业 |
1113.5 |
9.0 |
民营企业 |
2123.2 |
23.9 |
进口额 |
2376.94 |
22.4 |
其中:一般贸易 |
1880.7 |
29.6 |
加工贸易 |
332.0 |
-5.9 |
其中:机电产品 |
1184.7 |
11.5 |
高新技术产品 |
630.8 |
12.5 |
其中:国有企业 |
1142.2 |
31.5 |
外商投资企业 |
812.9 |
1.9 |
民营企业 |
418.6 |
54.4 |
实际使用外资实现突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 50.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1.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使用外资 13亿美元,增长 101.7%,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 11亿美元,增长 168.9%;第三产业使用外资 37.1亿美元,下降 4.1%。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 686家,比上年增长 15.9%。新增合同外资 93.6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39.0%。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实际投资 1.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0.8%。
对外投资总体平稳。全年新增境外投资项目 9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 4.5亿美元。受境外疫情影响,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 18.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2.8%,完成营业额 24.1亿美元,增长 6.3%。在“一带一路”沿线 24个国家,完成营业额 14.2亿美元。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 1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7.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运行。全年货物运输总量 49342.25万吨,比上年增长 2.6%;货物周转量 3843.74亿吨公里,增长 3.1%。全年新增地铁线路长度 49公里,总长达 427公里,位居全国第六位。
表 6202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
指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总量 |
万吨 |
49342.25 |
2.6 |
公路 |
万吨 |
24418.67 |
3.4 |
水运 |
万吨 |
18974.89 |
1.3 |
铁路 |
万吨 |
684.69 |
2.1 |
民航 |
万吨 |
5.77 |
-13.5 |
管道 |
万吨 |
5258.23 |
3.6 |
机场货邮吞吐量 |
万吨 |
35.91 |
-7.8 |
港口货物吞吐量 |
万吨 |
26938.10 |
7.1 |
其中:外贸吞吐量 |
万吨 |
3208.60 |
0.2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
万标箱 |
310.98 |
2.9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8437447.52 |
3.1 |
公路 |
万吨公里 |
3291339.47 |
0.9 |
水运 |
万吨公里 |
34651600.46 |
3.3 |
铁路 |
万吨公里 |
— |
— |
民航 |
万吨公里 |
8467.61 |
-8.6 |
管道 |
万吨公里 |
486039.98 |
8.1 |
注: 2020年开始,铁路货运量统计口径调整为货物发送量,表中货物运输周转量合计中不包括铁路货运周转量。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 [6]11481.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0.9%;旅客运输周转量 159.25亿人公里,下降 10.6%。全年地铁实现客运量 8.7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0.2%,地铁线网日均客流量为 246万乘次,单日最高客流量为 393万乘次。
表 7202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
指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量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总量 |
万人次 |
11481.54 |
0.9 |
公路 |
万人次 |
5608.48 |
-6.8 |
铁路 |
万人次 |
5004.94 |
10.2 |
水运 |
万人次 |
42.22 |
224.3 |
民航 |
万人次 |
825.90 |
2.8 |
机场旅客吞吐量 |
万人 |
1760.69 |
-11.6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592522.12 |
-10.6 |
公路 |
万人公里 |
439982.32 |
-36.0 |
铁路 |
万人公里 |
— |
— |
水运 |
万人公里 |
134.39 |
644.1 |
民航 |
万人公里 |
1152405.41 |
5.2 |
注: 2020年开始,铁路客运量统计口径调整为旅客发送量,表中旅客运输周转量合计中不包括铁路客运周转量。
机动车保有量稳步提升。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不包含拖拉机) 305.5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4.9%,增加 14.24万辆。民用汽车 293.6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4.9%,增加 13.67万辆,其中本年新注册 27.58万辆。私人汽车 222.85万辆,增长 3.2%,增加 6.82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 152.43万辆,增长 1.7%,增加 2.20万辆,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 13.65万辆。
邮电业务稳中有升。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 2020年价格计算) 294.55亿元,比上年增长 17.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117.80亿元,增长 2.0%;电信业务总量 176.75亿元,增长 29.7%。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按现价计算) 291.24亿元,比上年增长 1.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 126.44亿元,下降 7.3%;电信业务收入 164.80亿元,增长 9.7%。全年完成国际国内快递业务量 9.17亿件,比上年下降 3.6%。
国内旅游逐步恢复。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21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 16.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 2.64亿美元,下降 31.5%;国内旅游收入 2112.25亿元,增长 17.6%。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1.0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1.7%。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 13.40万人次,下降 18.6%。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持续改善。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29.52亿元,比上年增长 5.6%。其中,税收收入 1473.31亿元、增长 5.6%,税比 85.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817.73亿元,同口径增长 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上年增长 7.3%,教育支出增长 5.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 7.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 24.4%。
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44708.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1.6%,比年初增加 4652.23亿元,同比多增 131.8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 10830.65亿元,比年初增加 1129.4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43305.40亿元,比年初增加 5115.41亿元,增长 13.4%。其中住户贷款 15469.76亿元,比年初增加 2015.36亿元。从贷款行业结构看,工业贷款 3992.92亿元,比年初增加 518.85亿元。全年新增上市公司 15家,总数达到 140家。
表 8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
绝对值(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
44708.68 |
11.6 |
其中: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 |
10830.65 |
11.6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
43524.28 |
11.4 |
其中: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 |
10636.78 |
12.0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
43305.40 |
13.4 |
其中:住户本外币贷款 |
15469.76 |
15.0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
42718.95 |
13.6 |
其中:住户人民币贷款 |
15469.30 |
15.0 |
保险业基本平稳。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895.44亿元,比上年增长 0.6%。分类型看,寿险收入 556.73亿元,增长 0.3%;财产险收入 205.57亿元,增长 2.4%;健康险收入 115.31亿元,下降 1.0%;意外险收入 17.84亿元,下降 0.4%。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6140元,比上年增长 9.1%。其中,工资性收入 41414元,增长 9.6%;经营净收入 6954元,增长 7.6%;财产净收入 6865元,增长 9.3%;转移净收入 10908元,增长 8.4%。按照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3593元,增长 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701元,增长 10.4%。
居民消费较快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9118元,比上年增长 19.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42487元,增长 18.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4006元,增长 23.6%。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26.0%,其中城镇为 25.6%,农村为 29.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4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66.5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 0.2、 2.1平方米。
表 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情况
指标 |
绝对值(元) |
比上年增长(%)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39118 |
19.1 |
食品烟酒 |
10187 |
18.7 |
衣着 |
2601 |
22.8 |
居住 |
8776 |
16.0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2439 |
18.5 |
交通通信 |
5321 |
20.5 |
教育文化娱乐 |
6192 |
20.2 |
医疗保健 |
2410 |
21.2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1193 |
23.3 |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年末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372.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5.3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108.2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818.5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345.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6.6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395.18万人,增加 54.8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33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6.36万人。年末全市城乡共有 4.83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市 2.17万人、农村 2.6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月 3282元,比上年末提高 94元;城乡低保标准统一增至每月 985元。全市养老床位 7.45万张,其中本年新增养老床位 3153张。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床位 45.7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 100%。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创平台加速建设。全市当年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80家,累计达 401家;新型研发机构及其孵化引进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85.82亿元;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硅巷” 143万平方米。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91家,其中国家级 31家。 2021年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4家。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1300家、总数达 78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6805家,比上年增长 67.3%。
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南京地区授奖公示 161项,其中,一等奖 35项,二等奖 47项,三等奖 79项。年末在宁两院院士 9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5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45人。全年专利授权量 91964件,比上年增长 20.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21568件、增长 44.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95.42件,比上年末增长 15.2%。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88932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 750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在宁普通高等学校 53所(不含部队院校),在校学生(不含研究生) 77.85万人,比上年增加 2.14万人。在宁高校及研究生培养机构在学研究生 17.79万人,比上年增加 1.69万人。普通中学 264所,在校学生 28.85万人,比上年增加 1.3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22所,在校学生 6.17万人,比上年增加 0.1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15所,在校生 0.18万人,与上年持平;小学 392所,在校学生 50.01万人,比上年增加 2.91万人;幼儿园 1035所,在园儿童 28.34万人,比上年增加 0.49
人。新改扩建幼儿园 30所,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 12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超过 3万个。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达 100%。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供给质效提升。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 14个,公共图书馆 15个,文化站 101个,博物馆 72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516处。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 3个。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 145家,其中国家级 12家,省级 30家,市级 103家。达到省级标准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1214个。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 3520平方米。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卫生机构 3450个,其中医院 27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8个、卫生院 1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5个。全市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6.61万张,其中医院 5.97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637张、卫生院 739张。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10.46万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 3.93万人,注册护士 4.79万人。
体育事业有序推进。全年完成 9个大型体育公园和 104.6公里健康步道建设,新建改建 50个室外灯光球场。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共培养输送 159名运动员代表江苏省参赛,获得 14金 9银 13铜。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能源消费基本平稳。全年单位 GDP能耗下降 2%以上。全社会用电量 683.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8.0%;其中,工业用电量 350.33亿千瓦时、增长 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3876.5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 2.0%。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28条入江支流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第一。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天数 300天,达标率为 82.2%, PM2.5平均浓度 29.1微克 /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8.5%。全年新增绿化造林面积 2000亩,林木覆盖率 31.9%。
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104起,死亡 59人,在上年度双下降 74.58%、 73.63%的基础上,又分别下降 30.67%、 23.38%,连续 10年未发生 10人以上重大事故。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按现行统计划分标准:规模以上工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批发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 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限额以上零售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 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 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3]居住类价格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水电燃料等价格。
[4]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六大类。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5]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 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 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 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旅客运输总量中不含城市公共交通相关数据。
[7]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取得订单,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含增值税),付款可以网上进行,也可以网下进行。
[8]欧洲联盟数据不包含英国。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业登记、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色农业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铁路运输数据来自省统计局反馈;民航运输数据来自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轨道交通数据来自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和各通信公司;外贸外资数据来自市金陵海关、商务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养老服务、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绿化数据来自市绿化园林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价格、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其他有关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
协会简介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协同办公 |